小程序开发



分站入口: 宛城区 卧龙区 高新区 西峡县 淅川县 内乡县 镇平县 邓州市 新野县 南召县 唐河县 方城县 社旗县 桐柏县
当前位置:HOME > > 展览场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09-09-14

博物馆历史沿革与概况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性博物馆。自1979年10月1日开馆以来,沐浴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经过艰苦创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型遗址性博物馆。兵马俑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曾历经坎坷和艰辛,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兵马俑是1974年3月发现的,当地农民在一片砂石堆积、墓冢累累的荒野上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残片。后经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精心勘探和试掘,发现是座规模宏伟的大型兵马俑坑(即一号俑坑),里面埋藏着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约6000件。这一巨大的发现,在中国和世界上引起了轰动与震惊。

    兵马俑坑由于规模宏伟,陶俑、陶马的数量巨大,发掘工作要延续数年乃至几十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如何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使它免遭风雨霜雪的侵害,成了令人忧心的重大问题。当时我们考古工作者曾计划用竹竿、芦席搭盖一个临时性的保护大棚,以解决燃眉之急。正当我们为此焦急之时,1975年8月26日,当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飞抵西安,传达了国务院要在此建立兵马俑博物馆的决定,并把它作为国家的专项工程。

    博物馆的筹建工作是1975年底开始的,1976年2月负责筹建工作的人员陆续进入工地,9月正式破土动工。建馆伊始正是国家多灾多难的困难时期,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许多大的建设工程纷纷下马,建馆资金严重不足,建材筹集困难重重。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建馆的人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各种困难,于1979年9月底,一座雄伟的占地面积达16000平方米的一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竣工,在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大庆的10月1日,向国内对、公开开放。

    兵马俑博物馆初期的建馆方案是1975年10月拟定并获国家批准的。当时仅发现了一号兵马俑坑,而二号和三号兵马俑坑是1976年夏季在考古勘探的过程中才发现的。这就决定了兵马俑博物馆的一期建设方案是不完备的。一、二、三号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园内的一组陪葬坑,三个坑内共有陶俑、陶马约8000件,像个庞大的地下军团,也是座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兵马俑博物馆开馆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浓烈兴趣。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以来,观众如潮,在全球形成了一股秦兵马俑热。

    如此,兵马俑博物馆原有的建筑规模及较简陋的设施,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如何把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建成世界一流的大馆,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博物馆全体人员迫切的愿望。在陕西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热情关怀和支持下,于1986年将兵马俑博物馆的二期扩建工程正式列为陕西省的重点工程项目。扩建的主要工程是建造二号和三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以及文物库房、文物综合陈列厅等二十余项配套设施工程。总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总投资4850万元。从此兵马俑博物馆的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二期扩建重点工程之一的三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于1987年5月开始动工,1988年底主体工程竣工。接着进行考古发掘,1989年9月27日,三号兵马俑坑对外开放。二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的基建工程于1988年动工,1993年底主体工程竣工,1994年开始发掘和对外展出。至此作为兵马俑博物馆建设中的核心工程——一、二、三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已先后全部建成。三座遗址大厅的建筑总面积为34730平方米,把三个俑坑全部罩于遗址大厅内,并有较好的通风、采光、防火、防盗等设施,以确保遗迹、遗物的安全。

    古文化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的保护,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古人留下的遗迹、遗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如果不注意保护,而是发掘一处就破坏甚至毁灭一处,那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尤其对于遗址博物馆来说,遗址遭到破坏而博物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保护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建造遗址大厅是众多保护方法中的一种。它适用于较特殊的有重大科学价值,并且保存较好的文化遗存。这种保护方法的好处是:把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结合起来,不但使现代人而且使子孙后代,也能看到这一文化遗存的基本风貌,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显著特征,是它把考古发掘、展示及文化遗存的保护等项任务融为一体。边发掘、边开放,把考古发掘现场变为文化遗存的展示的场所。目前,一号兵马俑坑已发掘了三分之一,三号兵马俑坑已全部发掘,二号兵马俑坑正在发掘。三个俑坑内现已出土陶俑、陶马2000余件,各种青铜兵器40000余件,还有大量的各类遗迹。兵马俑的种类很多,有车兵、骑兵和步兵等不同的兵种。俑的形象各异,千姿百态,是古代东方艺术的一颗琅琅的明珠。把兵马俑的考古发掘现场无保留地全部展现给观众,深受人们的欢迎。观众在这里可以看到兵马俑的原始风貌,如兵马俑出土的原状、俑坑的形制、结构和俑坑倒塌破坏的情况等。有些迹象只有在考古发掘现场才能看到,如修建兵马俑坑时工人留下的脚印、挖土时留下的工具痕、向坑内运送陶俑、陶马时留下的车辙印痕、盗掘者挖的盗洞等。考古发掘现场是各种古文化信息的综合载体,包涵的信息量大,并具有直观性和真实性。使观众对兵马俑可以获得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另外,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不断会有新的遗迹、遗物发现。人们每次到兵马俑博物馆参观,都会看到新的内容,有新的收获,具有经久不衰的诱人魅力。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以来的二十年间,已接待国内外观众近4000万人次。另外,兵马俑还到世界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城市展出,累计观众近1000万人次。兵马俑以它雄浑的气势、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给人们以知识和美的享受。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规模宏伟,馆区占地面积20余公顷,展览建筑的总面积达42000余平方米。各种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雅、舒适。考古发掘、科学研究等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今后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兵马俑坑仅是秦始皇陵园内的一组陪葬坑。经我们二十多年来的考古勘探,在陵园内已发现大小不等的各种陪葬坑及墓葬500余座,以及许多建筑基址。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铜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石质铠甲坑,以及大型寝殿、便殿遗址等。整个秦始皇陵园像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兵马俑和秦始皇陵园的关系密不可分,因而兵马俑博物馆今后的发展必然要和秦始皇陵园的整体工作结合起来。我们初步设想,在集中精力先把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建设好的基础上,再逐渐向陵区发展。在陵园内有选择地再发掘一些有重大科学价值的陪葬坑、陪葬墓,并建馆予以保护。这样就会形成若干性质、内容各不相同的分馆。这些分馆和兵马俑博物馆组成秦陵博物院,以负责整个陵园的保护、考古发掘、研究和陈列工作。将来,这里不但是人们参观旅游的重要景点,也是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考察和研究的园地,文物保护专家对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保护的实验基地。上述设想虽有待于做进一步地考察和论证使其逐步完善,但总的方向大体是正确的。今后的任务虽然非常艰巨、复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未来的事业,必将更加辉煌!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秦陵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证书

门票价格:

    根据陕西省物价局陕价费调发[2003]57号文件精神,从2004年3月1日起,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门票实行淡旺季浮动价格。具体办法为:

    旺季:每年3月1日至当年11月底

        全票90元人民币/人次,

        优惠票45元人民币/人次;

    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

        全票65元人民币/人次,

        优惠票35元人民币/人次;

    本通知自2004年4月1日起执行。

 

关于参观门票优惠的规定: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及规定,我馆对下列部分人员实行优惠参观门票,优惠券为35元/人:

    一、现役军人(含武警)凭本人军官证、士兵证;

    二、残疾人凭本人残疾证;

    三、年满65岁以上(含65岁)的老年人,凭本人居民身份证;

    四、在校学生凭本人学生证;

    五、1.2米以下儿童免费参观;

    六、年满70岁以上(含70岁)的老年人,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免费参观;

    七、成人院校等均不享受优惠;

    八、部队职工不享受优惠;

    九、无钢印证件视为无效证件;

    十、享受优惠人员在检票口持有效证件验证后放行。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票务科

                     一九九八年七月十五日

 

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关于博物馆、纪念馆向有关专家和离休老干部

                     免费开放的通知

                (97)陕文物博发第19号

 

省直各博物馆、纪念馆:

    根据政协陕西省七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政协委员的有关提案精神,经我局局务会议研究决定,为更好体现党和政府对离休老干部和有突出贡献专家的关心和爱护,对下属人员参观博物馆、纪念馆作如下规定:

    一、凡“省内”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离休老干部持证明身份的有效证件前往省直各博物馆、纪念馆参观,一律实行免费(只限专家本人和离休老干部本人)。

    二、此规定自5月10日起执行,望各馆接此通知后尽快做好免费开放工作,并将此规定公布于众。

    特此通知。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南阳网站建设 郑州信息网 河南网站建设 南阳商务网 河南批发网 南宁分类信息网 南阳鲜花网 郑州老博会 南阳旅游网 南阳商标注册
南阳微网站建设 南阳小程序开发 南阳婚庆礼仪网 南阳网络推广 南阳大数据营销 中国玉网 南阳律师维权网

关于我们

微网站建设

网站建设

广告服务

代理加盟

招贤纳士

支付方式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返回首页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南阳市范蠡路华鑫苑  电话:0377-63205555   13663998848   E-Mail:sjwb666@163.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豫ICP备09016473号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295号  

本站法律顾问:罗中彬律师   河南育滨律师事务所  

分享按钮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