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腹地,西峡最是璀璨。
1月11日,王金祥介绍说:“西峡两大‘宝’,一是恐龙蛋化石,二是民营工业园。”
作为县工业园区办公室副主任,他很在意国家科技部的评价:“西峡县民营生态工业园规模特别大,令人震撼。”
2006年,西峡县民营生态工业园总产值13.5亿元,税利达2.5亿元。王金祥就此向参加园区培训会的科技部官员询问,他们能否申报国家级?因远超国家级标准,科技部官员只好笑着给出了上述的评价。
县民营生态工业园,肇始于1997年全省第一家乡镇工业园———县乡镇企业工业园。
在西峡,以此园区为龙头形成的“七园”,去年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7大园区产值突破百亿
据最新统计,全县7大工业园区去年总产值近12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突破“十亿”大关。其中,宛西、西保、龙成、西排完成总产值72.1亿元,实现税利9.3亿元。
2006年,进入“七园”项目共计66个,其中,县民营生态工业园为21个,宛药、西保、汉冶钢铁、通宇工业园分别是8个、5个、15个、6个,西坪、丹水工业园分别为5个、6个。全年完成总投资8.2亿元,建成项目42个,在建22个。
副县长张天功说,“七园”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县民营生态工业园膨胀发展为“民企创业基地”;宛药工业园已成为集工业观光旅游与中药制药为一体的生态制药园区;西保工业园形成了炼钢辅助材料专业园区;汉冶工业园已建成集炼铁、炼钢、轧钢、石灰、球团于一体的钢铁工业园;通宇工业园区初成规模。
园区经济助推新农村建设
张天功认为,去年西峡县园区建设的最大亮点,“建设速度快”自不待言,更突出的则是“社会效益好”。
提供就业机会是其一。7大工业园区容纳了全县工业企业劳动就业人数的70%左右。汉冶钢铁安置的400名失地农民,月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
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其二。2006年12月26日,统一标准的“前营新区”落成,投资400多万元、占地25亩的别致小楼群,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古庄河村前营组的34户拆迁村民迁入新居。
县委书记杨炳旭说,发展起来的工业园区,理应为当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使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步伐。①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