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腹地、南阳盆地北缘。东与方城搭界,南与卧龙、镇平相连,西与内乡接壤,北与平顶山市鲁山、洛阳市嵩县毗邻。全县辖16个乡镇、340个行政村、63.7万人,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近28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7万亩,是个典型的山区县,基本格局是“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县情具有五大特点:
一是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十万年前,“南召猿人”便在境内繁衍生息。夏商时属豫州,秦时为雉县,唐时为向城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县名改为南召至今。1928年4月,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在南召从事革命活动;1938年,成立南召县中心区委; 1947年秋,陈、谢兵团挺进豫西,南召在南阳最先获得解放。
二是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达47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6.4%,水资源达13亿立方米,人均2070立方米,是“中国辛夷之乡”、 “中国柞蚕之乡”、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重质碳酸钙产业基地县、全国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县、全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三是区位优越。焦枝铁路纵贯东部四个乡镇,二广高速、G207线、S231线、S331线、S333线、S248线穿境而过。境内有红阳、向东、红宇等十几家三属企业、鸭电一期、二期、回龙抽水蓄能电站、青山水泥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天池抽水蓄能电站等大项目即将动工上马,南召正成为各类生产要素汇集的投资宝地。
四是风景秀丽。北顶五朵山、暴瀑峡、石人山、杏花山猿人遗址、丹霞寺、百尺潭、瀑布群等景点驰名豫西,投资4亿元的莲花温泉水城、投资1亿元的宝天峡相继建成开放,南召正在成为中原地区理想的休闲度假胜地。
五是南召县情特殊。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南召目前仍然是全省25个深山县、7个库区重淹没县和3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也是全省革命老区县,截止2011年底,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县仍有13.5万人没有摆脱贫困。
近年来,我们立足建设实力、生态、幸福新南召,深入推进“项目兴县、工业立县、旅游强县”三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11年,全县GDP完成79.1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达到14.8亿元、40.1亿元、24.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087元、15099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44.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8亿元。今年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5%左右,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