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开发



分站入口: 宛城区 卧龙区 高新区 西峡县 淅川县 内乡县 镇平县 邓州市 新野县 南召县 唐河县 方城县 社旗县 桐柏县
当前位置:HOME > > 企业风采
淅川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13-05-03

 

  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七县结合部,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平川而得名,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渠首所在地、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要地,全国移民大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河南省首批扩权县。全县国土面积2820平方公里(折42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2万亩。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面积2616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92.8%。辖4个乡(大石桥乡、毛堂乡、西簧乡、滔河乡),11个镇(荆紫关镇、寺湾镇、上集镇、香花镇、九重镇、厚坡镇、仓房镇、马蹬镇、金河镇、老城镇、盛湾镇),2个街道(龙城街道、商圣街道),总人口67万。批扩权县。辖4个乡(大石桥乡、毛堂乡、西簧乡、滔河乡),11个镇(荆紫关镇、寺湾镇、香花镇、九重镇、厚坡镇、老城镇、马蹬镇、上集镇、盛湾镇、金河镇、仓房镇),2个街道办事处(龙城街道办事处、商圣街道办事处)。
    淅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70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丹江湖畔下王岗遗址是与龙山文化同时代的人类遗址,县制设立距今已2000多年。春秋时为楚国发祥地,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800多年的历史,有400多年建都在淅川,45位楚王,23位在淅川。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是南北文化的交汇点,曾孕育了商圣范蠡、史学家范晔(《后汉书》)、思想家范缜(《无神论》)等历史名人,近代诗人余杏雨、著名水利专家朱华航、医学家阎仲彝等皆生于斯、长于斯,他们的代表作至今闪烁着淅川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智慧。丰富的文化积淀,使淅川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文物大县。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境内已出土文物9万多件,其中王子午鼎、春秋铜禁等国家一级文物54件。特别是铜禁的出土,将我国熔模铸造工艺历史提前2000多年。淅川古为商於之地,京汉、陇海铁路未修前,连接东南与西北诸省的商业通道,沿丹江北上可达秦川,南下可抵荆襄直达武汉。由于位置特殊,历代统治者均在此设置高规格的行政机构,清道光12年(1832年)、光绪(1905年),曾两度升为河南省直隶厅。
    淅川风景名胜众多。荆紫关明清古建筑群是北方13省唯一完好的古建筑群,2001年5月,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刹香严寺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与白马寺、相国寺、少林寺并称“中州四大名寺”,是大唐高僧慧忠国师的道场,唐宣宗李忱为躲避宫廷内乱,曾隐居于此,落发七年。寺内的大雄宝殿至今仍完整保存着盛唐时期中原地区最大的壁画,其艺术和学术研究价值均属一流。同时,被誉为“亚洲的水库之王”、“流动的黄金海”、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水库,雄伟壮观的天下第一渠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奇峰林立、迂回曲折的丹江小三峡,飞瀑鸣泉的世外桃源坐禅谷,如梦如幻的神奇世界八仙洞,被誉为绿色海洋、天然氧吧的龙山景区等秀美景点遍布全县。其中“渠首-丹江-香严寺-坐禅谷-丹江大观苑-荆紫关”成为全省推荐的八大特色旅游线路之一。
    淅川气候温和淅川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日照时间1881.5小时,降水量802.9毫米,气温15.7℃,无霜期最长263天、最短208天,南北方动植物均适宜在此生长。境内共有动植物种类1787种,其中省级以上重点保护植物20余种(水杉、银杏、杜仲、连香树等),省级以上重点保护动物40余种(黑鹳、白鹤、獐、野猪等),野生中药材上百种,是中原地区传统的中药材产地之一。淅川矿藏丰富,已探明可开采的钒土、石煤、花岗岩、蓝石棉、虎睛石、大理石、石墨、石膏、钡石、砂金、石灰岩、白云岩等矿产资源38种,其中蓝石棉、虎睛石和松香黄大理石储量居全国第一,砂金、石灰岩、石膏、白云岩居全省第一。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淹没区和移民安置区,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上世纪50年代修建丹江口水库,淹没淅川土地362平方公里

362平方公里(折54.3万亩),其中耕地28.5万亩,占当时全县总耕地的55%,动迁人口20.2万人。淹没淅川县城1座、集镇14个、公路180公里、各种水利设施2673处,以及大批村庄等,直接损失共7.4亿元(时价),居涉淹县市之首,经济社会发展元气大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水库水域总面积将达到1050平方公里(其中淅川境内50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8.2%),淅川仍是主要淹没区和移民区,新增淹没面积144平方公里,占库区总淹没面积的47.6%,淹没耕园地13.1万亩,占库区总淹没耕地的51.1%,库周肥沃良田几乎淹没殆尽。涉淹集镇3个,公路548.7公里,关停并转迁企业130余家,各项淹没实物静态损失达90余亿元,主要淹没指标居库区两省六县市之首,相当于湖北省库区五县市总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再次被打破。
  近年来,我们服从服务南水北调大局,坚持一手抓移民迁安、一手抓经济发展,在圆满完成16.5万移民迁安的同时,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稳居南阳市第一方阵。2011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46.8亿元,同比增长15%;一般预算财政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3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8亿元,同比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9亿元,同比增长39%。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全国试点移民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国先进县和示范县”等荣誉。

 淅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69229223

 在线QQ:1605088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南阳网站建设 郑州信息网 河南网站建设 南阳商务网 河南批发网 南宁分类信息网 南阳鲜花网 郑州老博会 南阳旅游网 南阳商标注册
南阳微网站建设 南阳小程序开发 南阳婚庆礼仪网 南阳网络推广 南阳大数据营销 中国玉网 南阳律师维权网

关于我们

微网站建设

网站建设

广告服务

代理加盟

招贤纳士

支付方式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返回首页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南阳市范蠡路华鑫苑  电话:0377-63205555   13663998848   E-Mail:sjwb666@163.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豫ICP备09016473号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295号  

本站法律顾问:罗中彬律师   河南育滨律师事务所  

分享按钮

网站管理